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聚焦 >> 特色专栏 >> 清廉文旅建设

以三大举措构筑清廉景区建设的“同心圆”

时间:2023-08-09 10:12:00     来源: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作者:郭正荣
【打印本页】
【字体:
时间:2023-08-09 10:12:00
来源: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作者:郭正荣

一、凸显“三强”,筑牢清廉景区基础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个单位制定下发《桂林市推进清廉景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成立了清廉景区建设工作专班,下设综合组、指导组、治理组、宣传组、监督检查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为进一步深化清廉景区建设,印发了《2023年桂林市推进清廉景区建设指导意见》。二是强化人员培训。在文化旅游行业内加大法律法规、党纪条规、行业规章制度等的学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党章,发展积极健康清廉文化,增强从业人员遵纪守法守责意识。研究制定《推进清廉桂林建设导游专题培训方案》,引导导游从业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传播清廉文化。三是强化清廉景区建设指导工作。今年7月17-21日我局分3组赴各县(市、区)开展推进清廉建设指导工作,对清廉景区试点单位进行全覆盖指导,逐条对照《清廉景区建设标准及评分细则》进行自查,按照评分细则重新评分,并划分出试点的档次。争取更多的清廉景区列入今年全市申报自治区清廉单元示范单位的培育试点。

二、促进“三创”,树立清廉景区标杆

一是创清廉景区建设标准及评分细则。进一步完善制定了《清廉景区建设标准及评分细则》,下发给各县(市、区)文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通过采取评分制,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分批分步骤稳步推进。二是创清廉文化题材作品。积极开展清廉文化题材节目创作,取得良好成效。创排的彩调剧《一品油茶七品官》,再现了北宋年间出生于恭城的清官周渭的真实形象。该剧获第八届广西戏剧展桂花金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创排于2021年底的桂林渔鼓《除五瘴》,通过昭州知府梅挚一心为民、不计安危、鞠躬尽瘁,敢于破除官场弊病的品格和魄力,塑造了一个为国为民的清官形象。该节目入围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节目奖和新人奖。并多次深入社区、景区进行演出,深受欢迎。三是创清廉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充分挖掘桂林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历史资源及清廉文化,打造了一批党史学习教育特色课程,研究拟制5条红色清廉文化旅游线路,其中2条线路入选“走读广西--清廉文化之旅”主题党日活动线路。开展精品红色资源“周五党日+”活动,发动全市党员干部开展红色、清廉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活动。

三、坚持“三融”,加快清廉景区发展

一是坚持把清廉景区建设与其他清廉单元建设相融合。将积极开展家风家教活动纳入清廉景区建设标准,鼓励景区邀请员工家属参与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引导家庭成员自觉做清廉家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开展或参与寻找清廉家庭活动。二是坚持把清廉景区建设与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相融合。各县(市、区)积极收集整理历史上崇尚法纪、公正乐善、清正廉洁的清官廉吏故事,深挖景区廉政文化,推出28条清廉文化旅游线路。其中临桂区以陈宏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下舍里乡村旅游为载体,结合田心村状元桥的家风家训故事,以点带面打造一条“横山村一下舍里村一田心村”的清廉文化风景路线。兴安、全州、灌阳、资源、龙胜、灵川等县利用“红军标语楼”“老山界”“朱德指挥所”等长征遗址建设红色雕塑群和党史学习教育展陈室,推出多条湘江战役红色文化、清廉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以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相结合模式,开展红色教育大课堂宣讲,通过将红廉文化融于行走之间,让红廉教育随着旅游走进党员干部和群众内心,更好地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三是坚持把清廉景区建设与净化旅游市场环境相融合。3月13日以来,文化执法支队联合市公安、交通、市监等部门开展了2次大型联合集中整治行动,130次日常联合执法。4月25日-27日,我市公安、文旅、市监、交通、消防、税务等部门开展“五一”假日旅游市场秩序联合执法检查,共出动检查人次426人次,检查文旅企业112家次,发现问题6个,已责令整改。有效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坚强保障和强大助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